大班科学造纸设计意图-安阳市文峰区广威木工机械
Website Home
斯巴达式教育;
不懂啦1、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植物,知道植物也能治病?
2、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植物信息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产生进一步探究植物的欲望,萌发对大自然的亲近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六种奇特花草,了解它们的药用价值。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感兴趣的、有特殊特征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图书等资料!

2、植物标本、图片若干。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先咳嗽几声,提问:小朋友,老师刚才怎么啦。
幼儿:(咳嗽)师:那么咳嗽了怎么办呢!
幼儿:打针吃药、挂盐水;

师:小朋友,我们平时感冒咳嗽了都要去吃药,有的还要打针。

但是老师生了一些小毛病如感冒咳嗽、手上流血了、拉肚子等就不一定去看医生、吃药,我用民间的一些中草药也能治好这些病。
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奇特的花草,它们是中草药,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它是谁,好吗?

二、出示鱼腥草,引起幼儿的兴趣。
1、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草,你们认识它吗;
知道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吗?

情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幼:是一种草,闻上去有一股味道,好像是鱼的味道。
师:这种草有一股鱼腥味,我们叫它鱼腥草,你们知道鱼腥草有什么用途吗;

2、小结:鱼腥草是一种中草药,如果我们吃了那个汁,咳嗽就会好起来的。
三、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花草。

师:前几天,老师带你们到野外去挖的野菜,还有的是期天在家和爸爸妈妈到地里采的花草,现在请你们向同伴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花草的名字叫什么。
在哪里发现或找到的?
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幼儿拿出事先收集到的奇特的植物图片、照片或相关资料向同伴介绍,每组选1-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最奇特的植物;
1、马兰:手少流血了,把马兰头的叶子揉一揉,敷上几分钟血就不出来了,有止血的作用!
2、枸杞:我们人眼睛模糊看不清,应该多吃点枸杞,吃了眼睛明亮!
3、马齿苋:也叫长寿菜,它主要治拉肚子,如果我们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就吃它。

四、出示植物标本、教师介绍奇特的花草。
1、蒲公英:叶子长长的,边缘有锯齿状,开得黄花,籽像一个雪球毛茸茸的,它能抗菌消炎、对糖尿病功效很好!

2、金钱草:叶子小小的,圆圆的,形状像一个圆圆的硬币,晒干泡茶可以治胆结石。
五、图片连线,幼儿操作,哪些草治哪些病?

刚才老师给你们介绍了几种奇特的花草,它们能治哪些病,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有没有掌握,请你们连线一种草治一种病。
鱼腥草拉肚子马兰胆结石马齿苋眼睛明亮金钱草糖尿病枸杞感冒咳嗽蒲公英止血六、作品评价,表现做得对的幼儿活动目标:1、知道“苔藓”这一名称和主要外形特征,了解苔藓的生长环境?

2、乐意主动采摘苔藓,感受乐趣。
3、丰富相应词语,如葫芦藓、地钱、墙藓等!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找好有苔藓的花圃、田间路边等。
活动过程:一、出示苔藓实物样品、引出课题。
提问:——谁见过这些绿绿的小东西!
它们会长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要去找找苔藓,可以采摘?
二、幼儿寻找采摘苔藓,过程中和幼儿一起观察其生长环境的特点,诱发幼儿(幼儿食品)有意记忆;
三、交流经验——你找到了苔藓了吗。
它长在哪儿。
什么样子的!
象什么!
(让幼儿边观察边讨论?

)——请你找一找苔藓的根、茎、叶。
谁也有根、茎、叶!
四、幼儿再次寻找采摘,并让幼儿摘点野花、野草,为回教室让幼儿用它与苔藓合作学习插花。
五、梳理经验:1、苔藓它多生长在潮湿、肥肥的土地里,在住宅、田园和路旁容易找到?
因为是潮湿环境,因此人们走路要小心。

2、苔藓虽小也有根、茎、叶,是植物一种。
(让幼儿讨论苔藓与水和阳光的关系?
)活动建议:可结合相应的季节和天气组织幼儿采摘苔藓(地钱),并烹饪、品尝苔藓植物(地钱),让幼儿了解其特殊的用处?
活动延伸:1、科学区中设置“下水石”、“上水石”、“没水石”,观察哪块石头能长出苔藓;
(“上水石”总保持着潮湿的状态,所以适合苔藓植物生长。
)2、在自然角种植苔藓?
一、活动题目小小鹌鹑出来啦二、活动目标幼儿通过亲自参与孵化鹌鹑蛋的实验活动,感知生命科学的神奇,培养幼儿深入探究的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增强责任意识;
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
四、活动建议该活动属于以培养幼儿长期观察能力为主的探究性项目,可以在幼儿园、家庭等场所进行;

把幼儿分成两组,每组18人,每天每组安排2名幼儿进行观察、测温、换水、翻蛋,并做好观察记录。

时间为:早晨8点至下午18点,夜间由教师或家长带回家代为照管。

整个孵化过程中,每一个幼儿可轮流到两天。
五、活动所需资源受精鹌鹁蛋(种蛋场有卖)、电子温控灯、热水袋(超市有卖)、温度计(医疗器械公司有卖)、小棉毯(可用布和棉花自制)、碎纸屑、纸盒子?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场景:在幼儿活动室内专门布置一个孵化角,用于孵化鹌鹑蛋,方便幼儿随时对孵化过程进行观察;

看一看,说一说。

(1)班上住着一只小动物――鹌鹑。
(2)这只小动物好看吗!

你愿意和它交朋友吗。

(3)谁知道它是什么动物。
叫什么名称?

(4)它是从哪里来的。
是鹌鹑妈妈生的吗!
(5)鹌鹑是用受精的鹌鹑蛋经过温度孵化而来的?
(6)鹌鹑蛋真的能孵出小鹌鹑吗!

为什么。
试一试:自己能孵鹌鹑吗?

教师在幼儿感知鹌鹑是孵化而来的知识性常识后,组织幼儿对鹌鹁蛋进行孵化。
准备受精鹌鹑蛋40个,每20个为一组。
大小纸盒各一个(小盒用薄纸制作就可以)、透明玻璃缸一个、温度计两支、热水袋一个、小棉毯一块、碎纸屑若干,用水温、电温两种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孵化实验;
用1/1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蛋进行消毒;
用水温孵化鹌鹑。
(1)把温度为38℃的热水装进热水袋,放置于大纸箱内,热水袋上放置两层报纸;

(2)在小纸盒内装人20个鹌鹑蛋,竖起来,大头朝上。
连带小纸盒一起放在盖有两层报纸的热水袋上,并盖上小棉毯!
(3)鹌鹑蛋的孵化时间只需17天,0~7天,鹌鹑蛋的温度保持在37.6℃,每隔2小时测一次蛋温!
量温度时必须把温度计放在鹌鹑蛋上,这样量才准确。
如果蛋温度偏低,可立即换加热水?

8~14天时,在热水袋上再放一层报纸,使温度降为37.4℃。

到了14天,每天换水时都要进行自然凉蛋,促使胚胎发育。
每次凉蛋时间不少于6分钟,如果室内温度在24℃时,最少需自然凉蛋8分钟!

到15~17天时,鹌鹑蛋的温度要恒温在37℃,满17天再过4~6小时,就可见鹌鹑破壳出雏。
到18天时,鹌鹑就基本上出齐了,再过6小时,可停止孵化!
想一想,做一做。
(1)在孵化鹌鹑蛋的过程中,重要的外因条件是什么(温度)!

要注意观察的重复性、全面性和长久性,测量温度时要及时如实做好记录。
(2)幼儿进行孵化实验:让幼儿自己试试用哪种方法进行孵化更好一些。
测一测,记一记!

每天每隔2小时准确测量鹌鹑蛋上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七、注意事项1.换水时,水温只能控制在38℃!
2.测量蛋温时,必须把温度计放在蛋上,这样才准确;
3.幼儿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示或记录方式进行记录;
4.本活动因为是属长期观察探究类型的活动,因此特别要注意观察的重复性,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的全面性?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要培养幼儿积极主动、长期观察的能力?
八、参考资料《特种经济禽类饲养新技术》活动点评该活动是观察类的探究活动,幼儿通过参与小鹌鹑的孵化过程,感知鹌鹑蛋孵出小鹌鹑是需要一定的条件。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全面观察的能力?
从活动内容看,选择了幼儿喜爱的小动物作为观察对象,从活动过程到准备材料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实验,得到了第一手的孵化小鹌鹑的经验,为幼儿活动的开展作了铺垫;
活动开始引入很好,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对此活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活动题目可以改成“鹌鹑蛋能孵出小鹌鹑吗”?
这样可一目了然地让幼儿知道这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原题目范围太大,“出来”两字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出来”,让幼儿很难想出是孵出来的。
2.整个孵化过程可分几个环节让幼儿参与,如:选蛋、翻蛋、摸温度,看小鹌鹑出壳等环节,尤其是出壳的情景是幼儿观察的兴奋点,可组织幼儿观察记录、表述等,以达到活动目的!
3.小鹌鹑出了壳,幼儿可以参与喂养,从中观察小鹌鹑的成长,包括:吃食、走路、睡觉等活动的形态、特点,并把它画出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一、活动题目小小调查员二、活动目标通过调查幼儿园各年龄班的同伴了解中国主要节日的情况的活动,知道调查活动的基本过程,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幼儿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活动过程问一问,其他班级的同伴知道各大节日吗?

你们调查的是哪个班级。
知道这些节日的有多少人!
(1)我问的节日太多了?
(2)我什么都没记住,他们太乱了;
探究的问题:怎样了解这些问题!
设计一个调查表,每人问一个节日,调查人数为30人?
设计幼儿调查表;
(1)把知道的画在一起,把不知道的画在一起?
(2)把调查的节日写上,也可以用画画上?

(3)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节日。
(4)了解的用√表示,不了解的用×表示?

幼儿调查并记录。

幼儿到中班询问“认识哪些节日”,并进行记录。
整理调查结果(中班幼儿了解节日情况)?
知道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有23人,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有18人,知道十一国庆节的有14人,知道元旦的有8人,知道三八妇女节的有19人;

调查的结果使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